燕园的西北角,民主楼旁、莲花池前,有一座幽静的二层歇山式建筑,这里就是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宋向光教授所在的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博物馆学教研室就在赛克勒博物馆二楼。博物馆早已是现代人熟悉的公共文化机构,而“博物馆学”对于许多人而言还十分陌生。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与博物馆学结缘开始,宋向光在这里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培养博物馆学人才,致力于推动中国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默默耕耘了二十余载。
与博物馆学结缘
宋向光曾说,自己是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而进入博物馆学研究领域的。这个偶然的机会,源自北大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建立。
阿瑟•姆•赛克勒博士(Dr. ArthurM. Sackler)是美国知名医药学家、慈善事业家和艺术品收藏家,对中国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1976年受中国政府的邀请首次来到中国。赛克勒博士一直非常关注中国的文物保护事业,这次中国之行,他发现中国的文物非常丰富,但博物馆的展示条件却很差,便决定帮助中国建立一所现代化的博物馆。经过一番考虑和选择,赛克勒博士决定与北京大学合作兴建一所用于教学的博物馆,希望这座博物馆能够成为一个现代博物馆的范例,同时也为北大学生提供学习博物馆学的场所。1980年代末,赛克勒博物馆的建设正式启动。为了适应博物馆建成后的管理需要,北大派出宋向光等几名考古系教师赴美国学习先进的博物馆管理经验。从此,宋向光进入了博物馆学的研究领域,与博物馆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作为长期从事考古学研究的学者,宋向光最初对博物馆学的研究也更多地运用了考古学的方法。考古学研究的训练,对宋向光早期的博物馆学研究有很大的帮助,他重视以客观事实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基础,重视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同时也具备对考古现象较强的解释能力。然而,在美国进修的一年,中美两国博物馆发展水平的差异、尤其是对博物馆社会功能认识的差异,促使宋向光对“博物馆”和“博物馆学”有了新的认识。“美国非常重视将博物馆看作一种‘社会声音’,试图通过博物馆表达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对公众的需要非常关注”,宋向光回忆,这与当时中国的博物馆学研究以“文物”为中心的观念有着很大的不同,也成为他学习美国博物馆管理经验时一个非常深刻的感触。
即将迎来建馆20周年的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宋向光非常渴望将他在美国的所学、所思介绍回中国,推动中国高校博物馆学教学的改革,适逢1988年北京大学考古系(现考古文博学院)设立了博物馆学教研室,宋向光回国后成为了教研室的一员。当时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博物馆事业都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1993年,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建成,宋向光出任博物馆的副馆长。宋向光感觉到,在博物馆学这样一个新鲜的领域中,必将有一番作为。
博物馆应该“向前看”
博物馆是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17世纪后期,近现代公共博物馆在西欧出现。1753年大英博物馆在伦敦建成和1793年法国巴黎卢浮宫对公众开放,都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标志性事件。在中国,1925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宣告成立。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在时任教育总长蔡元培的主持下筹建了第一个国立博物馆一一国立历史博物馆。此后,故宫博物院、上海市博物馆、中央博物院等相继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博物馆事业也逐步得到了发展。
中国的博物馆学的研究长期具有浓厚的政策研究色彩,将文物标本作为博物馆的核心,文物的“保藏与利用”成为博物馆学研究的核心。在美进修期间,宋向光对这种研究倾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奠定了他对博物馆及博物馆学的新认识。宋向光倾向于将博物馆更多地看作一种“社会现象”而不仅是藏品的简单陈列,并将自己对博物馆学的研究重点转移到了博物馆的组织特点以及博物馆社会职能实现的条件和手段上来。
在宋向光看来,对博物馆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是将其视为对“过去的好时光”的怀念,是人类“回头看”的所在;另一种则直承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进步的信念,是一个面向未来的机构。他更倾向于后者,“博物馆更应该‘向前看’,不仅要展示过去留存下来的文物,更要展示新知识、新成就。”宋向光认为,这才是博物馆发挥作用的正确方式。
博物馆学教育:“技能与思辨的博弈”
随着博物馆事业在世界范围的发展,博物馆需要专门的工作语言和业务规范及交流的学术平台,树立自身的社会形象和学术形象,博物馆学逐渐发展起来。20世纪20年代后,传统博物馆学理论体系基本形成并被介绍到中国,而后逐渐进入高校。1948年,北京大学开办了博物馆学专修科,作为辅修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博物馆的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鼓励他们学成后进入博物馆工作。然而,由于传统博物馆学学术范畴和理论体系的匮乏,20世纪50年代后的很长时间里,博物馆学退出了高校教学领域。直到改革开放后,中国博物馆事业飞速发展,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等陆续开设了博物馆学,并呈现出不同的倾向与特点。
宋向光分析了北京大学博物馆学教育的几个显著的特点。紧密依托考古学的研究与发展,是北大博物馆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优势。同时,赛克勒博物馆硬件较为先进,也为在北大学习博物馆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与一些院校重视应用、体现出较强的职业倾向不同,北京大学博物馆学教育要求学生更多地关注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机构的发展需要,这也就要求更加多元的知识结构和视野
多年从事博物馆教学,宋向光对此进行过非常深入的思考。他认识到博物馆学需要的知识门类非常多,主张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如对博物馆陈列设计感兴趣可以选择更多地接触结构、色彩等艺术表现手法的相关知识,对博物馆教育感兴趣的同学则可以选修教育心理学等课程,希望从事博物馆藏品信息数字化的同学加强计算机知识的学习等。同时,吸取西方博物馆学教育的经验,他对本科生、研究生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本科强调基础和通史,发挥北大考古学科优势,打好考古学和历史学的基础,同时更多地进行考古实习和博物馆操作,而进入研究生阶段,则更注重批判性和思辨性的学习。也正是宋向光所提出的“技能与思辨的博弈”。
在宋向光的指导下,博物馆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日趋多元,既包括“博物馆参观讲解”、“博物馆藏品信息表达解对称问题研究”、“博物馆陈列的光色初探”等具体的博物馆陈列、展示等问题,也有试析“博物馆疲劳”等以受众为导向的研究,还有“从古根海姆博物馆看21世纪博物馆发展的新道路”、“从北京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的运营看中国私立博物馆的发展”等前沿的宏观研究,综合了社会学、心理学及自然科学的诸多研究方法和手段。
宋向光开设的课程,如“博物馆导论”等,不仅对本专业的同学开放,也成为了全校通选课程,不少非博物馆学专业的同学也选修了这门课程。“博物馆的前台与后台,区别非常大。”宋向光希望通过“博物馆导论”等课程,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并更好地利用博物馆,让他们真正对博物馆感兴趣。
关注博物馆学研究的热点
进入21世纪后的十余年,是新技术全面、深刻影响世界的十余年,也是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最快的几年。2011年3月,经历了4年扩建改造的中国国家博物馆重新对外开放,引发了公众的极大关注。这些都丰富了博物馆学的研究领域。
宋向光始终关注博物馆学发展的新热点和前沿问题,撰写了大量学术文章,涉及博物馆学及博物馆学教育、博物馆实践和博物馆管理等领域的诸多问题。近几年,与国家文物局合作,进行了“中国当代私立博物馆的发展与管理”、“高校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等课题的研究。2011年10月,中国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常委会选举宋向光教授为主任。
同时,宋向光一直致力于推动高校博物馆的建设及其相关研究。他对高校博物馆的发展存有厚望,不仅用博物馆学的专业视角研究高校博物馆的发展,更从大学文化视角解读其重要意义和独特价值。
宋向光为北京大学赛克勒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付出了许多心血,这里不仅是高校第一所考古专题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物馆学专业学生的重要实践基地,也是公众了解北京大学的重要窗口。宋向光说,“北京大学作为百年学府,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众多优秀的学术成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公众不能非常直观地了解北大的文化。赛克勒博物馆藏品丰富、展陈设施比较先进,也有对公众开放的很好的条件。这里展现了北大考古学的丰富成果,可以让大家看到北京大学的学术科研实力和严谨的治学态度。”2013年是赛克勒博物馆建馆20周年,考古文博学院也希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博物馆的建设和相关研究的深入发展。
在与南开大学研究员梁吉生的一次通信中,宋向光这样写道:“博物馆学研究者要耐得住寂寞,要给自己一些思考的时间,运用个人的智慧,解读博物馆业务表象下的观念、价值和联系。”这正是宋向光近三十年学术生涯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