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新闻
Industry News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新闻 > 公司动态

用地质与文化的视野建设地质公园

发布时间: 2016-01-07 点击次数: 2573次

        地质公园如何建设,才能成为吸引广大游客的地质旅游产品?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30届年会暨芒砀山地质公园建设与地质旅游发展研讨会上,河南省地矿局山水地质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教授级高工张忠慧的《地质与文化视野下的地质公园建设》主题演讲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共鸣。

  张忠慧作为国内从事旅游地学和地质公园规划与建设的知名专家,多次参加国际地质公园规划、建设、管理、检查、验收等标准、规范的制定和国家地质公园的验收、检查工作,主持申报和参与规划建设了云台山、嵩山、王屋山-黛眉山等40余家世界、国家、省级地质公园和矿山公园,主持设计建设了20余座地质公园博物馆,出版《地质公园科普解说》等旅游地学专著12部,发表论文30余篇。

  记者:我国地质公园经过10多年的建设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您认为我国当前地质公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是什么?

  张忠慧: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地质公园已成为品牌,但缺少真正的地质旅游产品,造成广大游客对地质公园地学旅游关注度低,从而影响了公园的品牌。原因包括:一是我们建设的地质博物馆缺乏典型性、特色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展示内容过于专业,游客进去的时候满怀期望,出来的时候几多失望。二是我们设计的解说内容多是独立的地质现象,缺乏景观特点,与该线路上具有游赏特色的地质景观几乎没有因果关系,游客看不懂,也难以产生兴趣。

  记者:我国地质公园建设应该达到什么的愿景才算成功?

  张忠慧:地质是山水的身躯,文化是山水的灵魂,地质和文化是山水的形象与气质,是地质公园旅游的主体吸引物。简单的观光旅游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科学旅游是既知其然还要知所以然,文化旅游则是科学旅游的进一步升华。

  地质公园是科学与文化旅游的最佳平台,使地质遗迹、景观得到游客高度关注,具有地学背景的特色文化得到彰显。科学解说可以将地质、生态、文化融为一体,使地学旅游得到有序开展,公众能够自发保护不可再生的地质遗迹,中小学生在这里能够学到科学知识。

  要做到科学解说,首要的是厘清地质、环境与文化的内在关系。文化是人类长期在享受大自然赐予和改造自然环境过程中的创造。女娲补天是人类保护自然的美丽梦想,盘古开天是人类利用自然的美好愿望,愚公移山是人类对自然环境改造的远大理想。千万年来,人类一直在围绕利用自然、保护自然和改造自然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形成了光辉灿烂的文明历史。在文明的形成过程中,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地质构造背景、地层岩石组合、物质成分、气候温度、地形地貌、生态资源等的差异,导致人类活动的环境大相径庭,形成了异彩纷呈的特色文化。如太行山红崖绝壁与挂壁公路的发明,林州盆地缺水与红旗渠的建设,芒砀山石墓开发与石灰岩的利用,磨山花岗岩与当地石磨,仰韶彩陶的发明和红土的利用,封门口断层造成的地形地貌与愚公移山寓言故事的诞生等等。

  而文化又分为饮食文化、产品文化、民俗文化、城市文化和抗灾文化,环境包括生态环境、经济环境、居住环境、建筑环境、灾害环境,资源包括植被资源、矿产资源、地貌类型、水文类型、地层岩石、物质成分、地质构造、地理位置等。

  如被誉为“浪漫之都”的大连,就是由浪漫的人、浪漫的环境、浪漫的建筑、浪漫的山、浪漫的水,以及复杂的地质构造背景、板块碰撞地层褶皱、山体歪斜等组成。再如作为服务性城市的承德,城市文化由佛教文化、避暑山庄、热河泉、棒槌山、承德盆地丹霞地貌、山间盆地河流湖泊砂砾岩沉积等组成。还有王屋山国家地质公园,既有王者之山方山地貌、封门口断层等自然特色,又有道教文化、愚公移山故事等文化特色。泰山世界地质公园既有泰山、古老岩石等自然特色,又有岱岳文化和泰山石文化等文化特色。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既有花岗岩地貌等自然特色,又有佛教文化等文化特色。

  记者:如何才能实现自然特色与文化特色的高度融合、完美结合?

  张忠慧:在地质公园的规划与建设中,必须兼顾自然特色与人文特色,并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如王屋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封门口断层与愚公移山,公园大致以封门口断层和黄河大断层为界,分为三个地质地貌单元,北部为天坛山,中部为王屋盆地,南部为黛眉山。也就是说,愚公把王屋盆地的山搬走了,形成了现在的王屋-济源盆地,成为南太行地区山西高原通往华北平原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军事要隘。还有芒砀山地质公园的芒砀山汉墓与石灰烧制原理,芒砀山汉墓主要选择在石灰岩地区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用柴火烧烤后,再用水泼在上面,石灰岩就变成了松软的石。万山二叠纪地质公园是地质与文化完美结合的典范,该公园的地名有万山和寿山,所以又称万寿山,是二叠纪-三叠纪地层剖面,特点是地质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生命灭绝事件,文化主题定为长寿文化、养生文化,地质资源有矿泉水、地热水、二叠系的异常沉积事件等,文化创意则是地热。黑匣子是记忆飞机失事事件过程的专用工具,发生在二叠纪末期的生物灭绝事件是地质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那么,生物是怎么灭绝的呢?灭绝过程是什么样的?生物灭绝事件的证据在哪里?这些证据都记录在万山孙家沟组的异常沉积中的黑匣子里。在圣经里,方舟是在大灭绝到来之前,帮助生命躲避灾难的工具。那么,在2.5亿年前的大灭绝事件中,“方舟”帮助生命躲过劫难的过程是什么?有哪些生命躲过了劫难?它们在劫难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未来的世界里它们又是如何发展的?这些问题都会在万山二叠纪地质公园的“长兴方舟”内找到答案。

  记者:地质与文化视野下的地质公园建设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张忠慧:一是解说系统建设,建设的要点是解说目标的选取和方法的确定。解说目标要选择地学研究意义大、科普教育作用大、观赏性强、与公园文化密切、游客关注度高的地质遗迹/景观,包括园区文化地质背景、公园的沧海桑田变迁、为什么不同地质时期形成的地层岩石组合不一样、不同地质时期形成的地层和岩石所蕴含的地质遗迹/景观有哪些、远古地质灾害留下哪些证据等。解说要点是从典型性、稀有性、系统完整性等对地质遗迹/景观进行通俗易懂的解说,包括故事法、拟人法、层次法、提示法、对比法、 图解法、事件法、问答法、比喻法等等。

  二是科普线路建设,要点是目标对象。该线路针对的目标对象是广大公众,线路选取以吸引广大游客为目的,因此,线路上的景点设置要综合考虑地质遗迹、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特色民俗、古老村落等等。选取的景点要有特色,要对游客有吸引度,要有导游指南和导游词。如芒砀山保安山景区地质科普旅游线路——五段六门,包括公园大门、地质广场和博物馆段,寒武门、寒武海(湖)段,生命门、寒武文化长廊段,生态门、寒武生态园段,地质门、寒武谷段,矿产门,线路终点为梁孝王王后墓。

  三是科研科考线路建设,针对的主要目标对象是广大的科研院所和地勘单位,以及专题会议考察人员。因此,景点的设立必须经过专门的研究,每处景点的解说必须要有研究证据,切忌误导,考察指南要由专业地勘单位经过专项调查研究以后编制,导游人员是相应的地质专家。如:嵩山太室山景区线路——地质构造天然博物馆,起点是博物馆、嵩阳书院、主题碑、嵩山二寿星(最古老的岩石、嵩阳运动不整合面)、隆升的地块(断块山)、天然褶皱博物馆、古河道遗迹(月亮口),终点到卢崖瀑布等。

  四是教学实习线路建设,对象是专业院校学生。如王屋山天坛教学实习线路——从远古到今天的地史长廊,起点为阳台宫,经愚公村、封门口断层、千年银杏树、地质公园博物馆、天坛神路或索道、王屋山运动不整合面到天坛方山(皇帝祭天台),重点是王母洞。在这条不到10公里长的线路上,通过天坛山倒转背斜的形成与错断,系统出露了嵩阳、中条、王屋山、少林、怀远、加里东、海西、燕山和喜山等九次大规模造山运动遗迹,是一段举世罕见的活生生的“地质史”,是一条“从远古到今天”的时光隧道。

  五是地质博物馆建设,如河南永城芒砀山地质公园展厅设置,序厅“走进芒砀厅”:介绍了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省级地质公园和芒砀山地质公园的主要地质遗迹及其他资源特色。第一厅“神秘芒砀厅”:根据芒砀群山地形特点设计了一个全厅全景展示沙盘,把芒砀山地质与文化融合在展厅内,尤其突出了地质与生态、文化的结合,如石灰岩与汉墓,花岗岩与石磨等等。第二厅“远古海洋厅”:构成芒砀山山体的岩石主要是石灰岩,主要是在海洋环境下形成的,展示芒砀山的地质遗迹及特点,突出风暴岩、龟裂石等。第三厅“资源环境厅”:主要介绍矿产资源(包括宝玉石、彩石、砚台、陶瓷)和矿山开采所诱发的地质灾害,地质历史上的生物大灭绝以及永城市矿山环境治理示范工程。第四厅“和谐永城厅”:主要介绍黑(煤炭资源)、白(小麦)、绿(旅游)、红(红色文化)构建的和谐城市及城市发展。再如河南新乡凤凰山国家矿山公园展厅设置,序厅“丹凤求凰厅”:新乡市地图像个丹凤,国家矿山公园徽标是凰,寓意凤凰山由矿山公园建设使环境得到了很好的治理。第一厅“凤凰石语厅”:就是让凤凰山的石头来告诉游客这些石头的成分是什么?是在什么时代的何种环境下形成的?有哪些特点和用途?第三厅“凤凰涅槃厅”:由于石灰岩的广泛用途,凤凰山遭到了人类的大规模开采,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申报矿山公园后得到了整治,就像凤凰的浴火重生。第四厅“凤凰欲飞厅”:经过治理后的矿山公园,不仅恢复了环境,而且给市民提供了一处度假、休闲、健身、登山、娱乐、求知的良好场所。

  六是公园标志、吉祥物设计,必须突出“简洁明晰、突出特色”的原则,在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徽标设计中,我们采用写实的手法,以王屋山、黛眉山和黄河的地理格局为徽标的基本图案,同时为了更加突出王屋山和黛眉山,在王屋山脚下,增加了王屋山的标志愚公移山雕塑,在黛眉山的峡谷内,增加了黛眉山的标志天碑。同时,还寓意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是伟大的母亲河黄河的丰碑。

  记者:地学旅游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

  张忠慧:地学旅游前景看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一是地学就在你身边,地学就在你脚下,地学知识已深入到旅游的广大领域。随着旅游进入新常态,传统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被商、养、闲、情、学、奇新的“六要素”替代,旅游内容的多元化日益凸显。由于地学是基础学科,在新的“六要素”中,几乎都要涉及到旅游地学。如:养生旅游的矿泉水、生态农业等,休闲旅游的水体景观、地热等,感情旅游的象形石、纹理石等,求学旅游的地质学、天文学、地理学、环境学等,猎奇旅游的自然探秘、自然体验等。二是旅游的产业化必将推动地学旅游的产业化发展。随着旅游进入新常态,旅游地产、乡村旅游等已形成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地学旅游产业化发展的源头是美国洛杉矶的侏罗纪公园,我国地学旅游产业化发展由常州恐龙园带动。三是旅游地学发展纲要明确了“地学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概念。2015年,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完成了《全国地学旅游发展纲要》的编制工作,为地质公园走进旅游大家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纲要》中,明确了“地学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概念。因此,地学旅游前景广阔。

 

中国矿业报/王琼杰

相关新闻
2016-01-19

2015-12-29
Copyright hndzzy.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河南省山水地质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豫ICP备20001617号-1 技术支持: 新火线
联系电话 0371-55150110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莲花街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