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消失90万自然村,形势险峻
“就现在我们开会的时候,1天100个村落就没有了”。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对村落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消失忧心忡忡。这位文坛巨匠,曾带领专家组对中国村落进行深入的考察,考察结果显示“从2000年至2010年,中国自然村由363万个锐减至271万个。10年间,90多万个自然村消失。”数字惊心动魄,形势异常严峻!
如果任由其发展而无所作为的话,长此以往,“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种村落的美好,也许我们以后就只能在古诗里面体会了。
中国古村落亟待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旅游开发是留住乡愁的重要抓手
古村落消失,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第一,飞速发展的经济,使得社会发展逐渐摒弃了清新悠闲的生活氛围,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打工,“空巢现象”严重,使得村落快速衰败。第二,人们对载有历史厚重感的古村落逐渐忽视、冷落,使得文化传统逐渐消失。第三,粗放式的城镇化与旅游过度开发,对古村落的随意破坏。
据媒体报道,201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启动了中国传统村落的调查与认定工作。目前,全国已有2555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然而,对村落的保护,不能仅仅局限于列入政府保护名录,以及生态保护和建筑修复上。其问题的根本还在三农问题上。如何在传承生态文明、体现农耕与民俗文化的基础上,解决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等问题,为政府提供了一套民生解决方案,促进就地城镇化,才是我们的综合课题。
绿维创景古村落开发与保护案例
绿维创景认为,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其中产业的发展是关键。十几年来,绿维创景一直在探索这个问题,带着问题实践项目,最终在实践中形成了农业与旅游产业的“双链”发展模式,找到了就地城镇化的解决路径。下面的案例浓缩了绿维创景的创新理念,针对农民的生产、生活、生态、居住、就业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具有很好的示范借鉴意义。绿维创景期望能够为全国村庄的发展、农民的扶贫贡献一份力量!
利用鄯善和楼兰的渊源,以楼兰意境打造“楼兰古村”;
设计楼兰风情休闲商业街,使游客融入当地生活区。
项目组尊重原有村庄基底,基于此,充分发挥富泉村的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以及位于大洼景区入口处的交通节点优势,通过产业引入、生态修复、统筹发展、村庄整治、旅游建设等,重构富泉村新格局,加快发展休闲旅游业,增加村民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改善村庄生活环境,提升村庄活力,实现富泉村的生态低碳可持续发展。以“蒙山富泉村•石屋艺术谷”唱响沂蒙大地,树立全国旧村改造提升典范。
在建筑整治规划中,不搞大拆大建,保护古村落的原貌。改造不仅在建筑功能上满足了村民生产生活需求,还在旅游服务上突出特色,达到旅游接待的功能,保护了村庄的原始风貌,传承了地方历史脉络,重现了村庄价值。